34家保险资管机构的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平均为16.1%,不同机构间差距较大,最高的达83%。
9月2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其中多项措施涉及房地产。
包括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预计平均下降0.5个百分点;将全国层面的二套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由25%下调到15%;延长“金融16条”和经营性物业贷款两项阶段性政策的有效期限;深入推进“白名单”机制,等等。
此外,在将部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基础上,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这是上半年的“517新政”后,最大力度的一套楼市政策“组合拳”。
虽然政策细则尚待落地,但这些表态给市场注入了足够的信心。在资本市场,房地产、基建、钢铁、建材相关股票连续两个交易日大幅上涨。
房地产市场也已出现积极反应。记者多方了解到,部分房企开始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的营销措施,包括沟通落地细则、加快推盘节奏等。北京的部分中介也反映,从9月24日下午起,收到的咨询明显增加。
部分项目咨询量增加
今年以来,稳楼市政策一直保持稳定的推出节奏。其中,上半年的“517新政”,将个人购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低位。
此后,市场交易一度升温,部分楼市数据指标也出现边际改善。但总体来看,市场并未进入持续回暖的通道中。
对比之下,最新推出的这轮政策组合拳,继续降低了购房的信贷门槛。但外界期待的一二线城市限购政策,尚未有明显松动。因此,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政策的信号意义要强于实际影响。
同策研究院表示,政策对于预期和信心的影响要远大于实质性的内容,令居民看到国家通过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及提振房地产业的态度和导向,增加对房地产的信心。
资本市场率先有所反应。
9月24日,A股、港股的地产板块双双走强,中交地产(000736)、阳光股份(000608)、世荣兆业(002016)一度涨停。25日,地产股开盘继续大涨,至当日收盘,A股的金融街(000402)、世荣兆业涨停。港股地产板块的涨势不如昨日,但也有不少个股表现良好。
相关的上下游行业也表现良好。24日和25日,基建、钢铁、建材等板块均出现明显上涨。截至25日收盘,中国交建(601800)、中国铁建(601186)、中国中铁(601390)、中国建筑、中国电建(601669)等基建央企均出现上涨。
在房地产交易市场层面,一些积极的变化也已出现。某上市房企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就落地细则问题,公司已与合作的金融机构有过初步沟通。但他并未透露沟通的内容。
该人士表示带杠杆的炒股软件,对于本轮政策调整,公司早有研判,加之当前正值“金九银十”的传统营销旺季,公司在营销上已有所安排。比如,备足优质房源,推出价格优惠策略等。公司位于二三线城市的部分项目,则针对国庆长假期间的“返乡置业”,准备了相关的营销策略。
成都某房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公司已与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进行了沟通,目前正等待相关细则落地,“希望能赶紧抢收一波。”
他还指出,这两天,公司旗下项目的咨询量有所增加。有购房者在咨询最新信贷政策的同时,也在询问价格是否有优惠。
在二手房市场,北京某大型中介机构经纪人向记者表示,从9月24日下午起,其收到的咨询明显增加。
他表示,由于北京近期表态优化房地产政策,购房者对普通住宅标准何时取消也较为关注,并对政策的落地情况抱有一定期待。一些业主则关注卖房时的相关税费是否会有减免。
落地细则备受关注
在监管部门定调后,地方版的落地政策备受关注。此前,已有部分城市释放了积极信号。
9月20日,中共北京市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发布,强调优化房地产政策,适时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优化商品住宅用地交易规则,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等。
9月22日,无锡召开房地产市场稳投资促消费工作推进会指出,统筹推进房地产领域稳投资、促消费、防风险、惠民生各项工作……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住房需求、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还强调,坚决完成保交楼保交房目标任务,抓紧出台新一轮房地产相关优化政策并做好宣传解读。
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将有不少城市陆续出台落地政策。除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调等信贷措施外,核心城市的相关限制性政策能否进一步松动,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针对房企融资端的相关政策措施,其落地情况也颇受关注。
监管部门表示,研究允许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贷款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市场化收购房企土地,盘活存量用地,缓解房企资金压力。
某央企开发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公司旗下曾有土地被政府部门收购,但截至目前,公司只收到了定金,这也造成了公司应收账款的增加。
该人士表示,回购土地是一项重要的利好政策,有助于减轻企业的存货负担和债务压力。希望该政策在落地时,能够在交割和付款环节做好保障,从而真正惠及企业。